全国首个5G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型智慧小区诞生在海淀区,它就是志强北园小区。为解决老旧小区人员混杂、停车难、治安差等基层治理问题,未来,海淀区将打造44个智慧小区,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果,彰显北京智慧。
在社区楼门上方安装摄像头,已经通过信息采集的居民,只要站在摄像区里1米远范围内,楼门就会伴随“楼门已打开”的提示自动打开。
一到门口就进去了,真方便!过去的小广告特别多,把墙上铺满了,现在几乎没有了,幸福感强了,安全感强了!

李林
百兆的带宽,只能带动大约4个摄像头,这个视频数据的上传,使用武器之后,我们可以达到几十路,甚至上百路的这种视频数据的同步调取。


因为我脑袋有脑瘤,有时候我脑供血不足。,有了这手环,家里的子女呢也安心了。
安装在垃圾桶内的感应器
垃圾桶达到了90~95%左右,这个系统平台会报警,自动推送工单到我们环卫人员的手机上,他们就会去清运处理。
小区居民也会建立这样的信用的体制,每个来倒垃圾的人,他的人脸都是一个标签分类,按照正常的方式倒垃圾,他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可以领取奖励。
得益于智慧物联网社区建设,这个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如今“科技范儿”十足。
智慧人才小区,清塘湾是海淀最大的公租房小区,西三旗也有一个小区,我们想打造一个智慧人文小区,关注老人、孩子。包括幼儿园接孩子的信息,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去接孩子。老师上课的时候,就知道哪个孩子没来,因为通过人脸相当自动打卡报到了,没来的就会自动通知家长。明年3月份之前,有条件比较好的做完四、五个小区,明年年底之前把44个全建完。
政府治理的这些需求,全都会到研究院技术调研,以前是各委办局自己找设计单位,也都不知道别人做什么,现在是全统筹,避免了一些项目的重复建设和信息不通。 十九届四中全会最多的关键词是: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所以我们是整体提升咱们的治理能力具体举措。
采写记者:蔡贺涓
图片提供:千龙网 新京报
微信编辑: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