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麦肯锡北京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
作者:李铁良,尤晨
2020年3月4号,中央定调“新基建”, 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等七大领域建设,强调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作为当下热点,“新基建”往往涉及“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三大主题,它们是实现智能制造的中坚力量,更象征着21世纪的IT前沿技术。作为智造“追梦人”,对这些技术概念具备清晰的理解和认知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工业智能制造领域,深入辨析“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三者的关系,解码“新基建”。
1
新基建之平台基建
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的“骨骼”
图1:什么是物联网
而工业物联网是物联网的一个分支:
工业物联网:连接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网络计算系统,实现对工业数据的采集、实时传输、高效处理和智能分析,并将优化结果及决策通过机器反映在实际生产中。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互联网+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关键,工业物联网正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源动力。通过高度整合信息将工业流程线上化,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促进企业增值,实现全面革新:高效地设计开发产品,最大化提升运营生产率,降低工业系统中的能源流失,提高库存预测和管理水平,加强安保系统和员工安全保障,通过信息平台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基于信息反馈和追溯系统维护服务增值,根据客户信息优化销售营销流程(见图3)。
2 新基建之信息基建 大数据,智能制造的“肌肉”
大数据:超出典型处理能力的大数据集合 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 TB、 PB、 EB级的海量数据 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 具有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多种格式类型 准确的数据价值(Veracity): 对数据缺陷和瑕疵存疑,保证结果准确 为了应对具有这些属性的数据,企业需要新的工具和模型,并改进工作以及数据处理方式: 培养专业化的专职团队:培养包括如数据科学家等新技术人才的专职团队,服务于所有业务部门,同时为各部门助力 配备新的数据架构模型和工具:大数据集需要特定的技术(如Hadoop、Hive)来进行处理(兼容供应商,云供应商本地化) 采用用例驱动的方法:由于可用的数据量非常大,团队应关注特定的用例(例如预测维护),以便其快速交付价值 图6:常规大数据架构需要考虑的六个层面 3 新基建之分析基建 云计算,智能制造的“大脑” 美国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院 (NIST)将云计算定义为:“云计算是一个提供便捷的可通过网络访问可定制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模式(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这些资源能够快速部署,并只需要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很少的交互。” 公有云:由第三方(供应商)通过互联网提供云服务,客户只需为使用的资源付费即可。由于使用者几乎无法控制基础结构,需要严格的安全性和法规遵从性作为保障 私有云:在企业内提供的云服务,由企业进行建设和管理,安全性高,但其持续运营成本可能会超过公共云 混合云:云基础架构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云组成,它们保持着唯一的实体但是通过标准或者特有的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些技术使得数据或者应用程序具有可移植性(见图7)
也可以根据服务模型进行分类: 软件即服务 (SaaS):客户所使用的由服务商提供的应用程序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客户端设备进行访问 平台即服务 (PaaS):客户使用云供应商支持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出的应用程序会发布到云基础架构上。客户无需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但是能控制发布的应用程序或配置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配置 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向客户提供处理、存储、网络以及其他基础计算资源,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见图7)
图7:云计算的类别 4 图8: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关系 (欢迎大家加入数据工匠知识星球获取更多资讯。) 联系我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DaasCai 邮箱:ccjiu@163.com QQ:2286075659 热门文章
我们的使命:发展数据治理行业、普及数据治理知识、改变企业数据管理现状、提高企业数据质量、推动企业走进大数据时代。 我们的愿景:打造数据治理专家、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治理生态圈。 我们的价值观:凝聚行业力量、打造数据治理全链条平台、改变数据治理生态圈。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数据工匠俱乐部 微信号:zgsjgjjlb
中心建有数字化转型全价值链技术展厅,以及投资近亿元的工业4.0学习工厂。通过体验式转型培训,引领客户迈向智能制造新未来。